找到相关内容3875篇,用时1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世间三大势力

    。势力为何?尤其三中。一者名言势力。二者业势力。三者见势力。世间一切万事万物万类差别皆随此三势力而转。名言势力者谓诸世间种种事物、皆名言之所诠表。既诠表,便名言之所随缚。虽欲求善而不可能。例如...实。余类所见,不如是故。   执势力者,谓诸有情于自色身,计之,或复于余妄计,是名执。当知色身,聚集相。非是一物。若执应非一。不应道理。或复更计于色身中,别有实物,名之。如是...

    韩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5170315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(三)

   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:  (一)从二者含义上看,阿陀那识意译执持或执受,即执持种子以不失,执受根身令不坏;末那识意译意,即思量藏识。两者功用迥别,故阿陀那识非末那识。  (二)从二者开出的渊源...种种烦恼与之相应,故其性是有覆无记,依此《摄论》便说是“染污意”。中国古代的学者认为阿陀那末那,而说有四烦恼与之相应,乃是将阿陀那识的执持(执受或执取)义之“执”误解“执著”,便与末那识“执”相混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044131.html
  • 蕅益大师祭文选

    ,灵兄冒酷暑,相访殷殷出世大事。不两月忽婴疾,急手书召予,予驰赴,未及百里,竟舍先逝。呜呼,自惟解行俱荒,瑕玼非一。谬蒙信许,过於常情。又承治命,欲予演观无量寿佛经首题名义。予既奉命,复念佛十万增...能瞥然覰破,憬无余情,弹指莲华可敷,不复更俟半劫一劫,乃至刹尘矣。然後仰白慈尊,常以慧光折摄心。幻缘一尽,垂手而迎,是予所深望於二兄者也。  祭了因贤弟文  呜呼,了因,尔遂至此耶。尔自幼发愿,...

    蕅益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5043229.html
  • 谛闻影尘集

    众生相。无寿者相。佛视大地众生。犹如一子。是以歌利达多之辈。虽多劫之怨仇。犹以善知识待之。况其他乎。以此观之。不念旧恶。惟圣贤能之。世之视骨肉如仇仇。同室操戈者。不知凡几。平等慈悲云乎哉。博施济众云...人身细胞集合而成。然则一细胞乎。多数细胞乎。若一细胞。何假多数细胞之集合。若多数细胞。则应为多数之。且细胞之物。新陈代谢。刹那刹那。迁流不住。过去乎。抑现在未来乎。过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1455673.html
  • 乘佛愿力 凡夫入报

    。故往生极乐,不论自力,只论他力。  欲生净土之人,应先知弥陀本愿,弥陀已预先等成就极乐世界,预先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,也预先等成就消除旷劫以来所造一切罪业之名号功德力;由于等不知不信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2563364.html
  • 什么是阿赖耶识博

    识杂染法所熏所依方面来说,叫做“所藏”;自被第七识执著方面来说,叫做“执藏”(爱执藏)。阿赖耶识的别名甚多,它是一切有情生命之所寄托,在一期无常中,最先来,最后去,并不随生死而消失,故又名“无没识”。...此言显有一切种子阿赖耶识。又说:阿陀那识甚深细,一切种子如瀑流。于凡愚不开演;恐彼分别执。 四解 成唯识论二卷八页云:论曰:初能变识、大小乘教、名阿赖耶。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。谓于杂染、互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5176670.html
  • 念佛有病无苦 助念往生现瑞

    坐在公公的身边,在他耳边开着念佛机,自己一边念佛,一边用心公公开解他平时最牵挂的人事:一、没有收入的老伴;二、负债累累又无工作的二儿子。   说:“我们已经给妈妈买了养老金,并且也已经发放下来了。...不便拂逆婆婆的好意,晚上就回家了,并在家中公公念佛。   5月3日的早上7:15时,就赶到医院公公助念,那时他只剩呼吸了。坐在公公身边,除去中途给佛力老居士打电话请她帮忙助念的六分钟之外,...

    马鞍山市刘居士亲述

    |念佛|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22084383639.html
  • 皈依,通往佛国的护照

    皈依法!皈依僧!”完整内容是:“尽形寿皈依佛,如来至尊等正觉所尊,终不皈依邪魔外道。尽形寿皈依法,三藏十二部典籍所尊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。尽形寿皈依僧,清净僧团所尊,终不皈依外道邪众。”皈依体...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基本标准。我们学佛,是为了寻找人生的究竟归宿,是从以自我中心的人生,转向以三宝中心的人生。每个生命的内在,本具备三宝的一切品质。换言之,在心灵的某个层面,我们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。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388605.html
  • 珍惜现在

       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,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,他要求慈镇禅师他剃度,慈镇禅师就问他说:“你还这么小,什么要出家呢?”   亲鸾:“虽年仅九岁,父母却已双亡,因为不知道什么人一定要死亡?什么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?所以,为了探索这层道理,一定要出家。”  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,说道:“好!明白了。愿意收你徒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禅宗|禅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3/233105349.html
  • 地藏菩萨现身记

      早上抵达佛教会告知某相熟居士:“夜梦菩萨和父亲。”他们皆高兴。下午再入佛教会时,正诧异怎么会比早上法会时更热闹、更多人呢?某居士一脸带笑走来说:“我们佛教会建立十多年以来,第一次阿国的电视...     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,看完黄彩玉的“协寻失踪儿童的地藏菩萨”一文,甚为感动,愿以自身亲沐佛恩的真实经验与处于弱势的妇女相勉相持。   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又名“孝经”。初诵此经,是在父亲...

    佚名

    |地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205625639.html